费义艳博士学术报告
日期: 2019-06-20 访问: 236

题目:基于小分子芯片和免标记光学检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研究

报告人:费义艳

时间:2019622日下午1:30

地点:明德楼A215


报告人简介:

费义艳博士2006年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职博士后工作,2012至今在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任职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于椭偏发展无标记高通量生物互作检测仪器、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和相位检测发展高灵敏高通量生物互作检测仪器、基于小分子微阵列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基于生物芯片进行组学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在Phys.Rev.B, Micromachines, Sensor, Appl. Opt.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申请专利多项,担任Opt.ExpressAppl.Opt.Chin.Opt.Lett.等杂志的审稿人,在无标记光学检测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报告简介:

药物发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研究,也是耗时漫长耗资巨大的研究。传统的基于生化模型的高通量筛选对药物的发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了解被筛选靶点蛋白的结构和/或功能是采用生化模型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对结构和/或功能未知的大量新型靶点蛋白的高通量筛选亟需新型筛选工具和筛选平台的发展。我们发展了一套基于生物物理模型的高通量筛选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小分子芯片(Small Molecule Microarray,SMM)和免标记斜入射光反射差(Oblique-Incidence Reflectivity Difference, OI-RD)技术。采用异氰酸酯修饰的基片制备小分子芯片,我们能够将成千上万种小分子有效地固定在基片表面上。采用OI-RD技术,无需任何荧光标记,我们能够同时测量成千上万种小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基于该平台,我们筛选得到了DNA修复酶16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s16, PARP16)靶点蛋白的首个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EGCG。我们发展的平台将为传统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提供有效的补充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