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5-09 | 访问: 1493 次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导师制项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师制项目课程
教育层次:本科
课程模块号:
课程教学时数:64
学分数:2
课程所属部门:基础部
制订或修订执笔人:许雪芬完成日期:2012 年 10 月
审核小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日期:2012年 11 月
课程模块审批通过文件号:锡职院教字〔2014〕4号
第1次修订
签发人:顾京签发日期:2013年 1月
有效期至2017年9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导师制项目课程 选修
2.课程任务
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学习实验的不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同时,激发广大学生刻苦学习、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改进和研制物理实验仪器的创新性实验研究及科技作品的创新制作,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实践能力,也使教师和实验员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课程适用专业
物联网专业、机械制造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4.课程标志性学习成果
以论文或物理实验科技作品的形式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获得相关技术的国家专利。
二、关联课程模块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传感与检测技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技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并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验的创新过程中能初步应用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及手段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数据优化处理。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素质,主动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把形成的技能、技巧迁移到实验仪器改进、实验科技作品制作。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基础物理实验
1)理解物理实验理论
2)完成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及传感器实验
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 实验作品选题
1)学生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社会需求大范围自行选择参赛课题
2)通过师生集体评议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3)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参赛课题
3.作品设计和制作
1)针对选定课题进行设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对方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制定具体的制作流程图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制作参赛作品
4)对作品进行调试和改装使其功能进一步优化完善
5)参赛作品外观的包装及处理
4.专家评定
1)聘请校内专家组对作品进行初步审查
2)根据评议结果做合理性修改
(二)重点难点
1.基础物理实验
重点:掌握实验理论及操技巧
难点:数据处理及优化
2. 实验作品选题
重点:选择既符合学校具体实验环境又能够符合参赛要求的课题
难点:对选定课题做出可行性论证
3.作品设计
重点:设计作品方案并分步骤落作品的制作
难点:方案中核心技术的运用和处理
4.作品制作
重点: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完成作品的制作
难点:作品功能的实现及完善
5.专家评定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授课方式 | 合计 | |
1 | 基础物理实验 | 实验理论与数据处理 | 2 | 自学 | 16 |
力学实验一项 | 3 | 现场教学 | |||
电学实验一项 | 3 | ||||
光学实验一项 | 3 | ||||
热学实验一项 | 2 | ||||
传感器实验一项 | 3 | ||||
2 | 实验作品选题 | 自我选题 | 2 | 选题、评议 交叉进行 | 6 |
自评与点评 | 2 | ||||
确定选题 | 2 | 课堂讨论 | |||
3 | 实验作品设计 | 案例分析(一) | 2 | 课堂师生讨论 | 8 |
案例分析(二) | 2 | ||||
案例分析(三) | 2 | ||||
案例分析(四) | 2 | ||||
4 | 实验作品制作 | 学生自制 | 20 | 现场教学、讨论 | 30 |
调试运行 | 6 | ||||
作品完善 | 4 | 现场教学 | |||
5 | 实验作品评定 | 校内专家评审 | 2 | 专家点评 | 2 |
6 | 机动 | 2 | 2 | ||
总计 | 64 |
六、学习评价
1.评价形式
以过程评价为辅、目标评价为主,综合考评。
2.评分结构
评分细则
基础物理实验(30%) | 实验作品 (70%) | 总评 成绩 | ||
出勤(10%) | 操作(20%) | 作品完成(45%) | 取得成果(论文、专利、获奖)(25%) | |
七、大纲说明
围绕教育部的育人举措计划,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江苏省大学是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实施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使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而制定本大纲。